民俗文化绽放异彩——山丹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见闻
- 来源:
- 互联网
- 时间:
- 2019-07-18
- 浏览:
- 10635次
“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山丹县近年来不断地丰富着乡村旅游产品。从传统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到“吃、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消费,再到全方位的乡村田园生态休闲游,山丹县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作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以乡村旅游建设为契机,构建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网络,让乡村旅游和扶贫攻坚碰出了火花。
“可以在油坊前炸糖花子,让游客观赏或自己制作,传承我们的美食文化。”“把以前的桌椅板凳等老物件摆出来放院子里,游客可以吃饭、唠嗑,以前的感觉就又回来了……”
在山丹县李桥乡高庙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内,“股东”们纷纷就合作社的发展各抒己见。
这些股东不是别人,正是高庙村及周边村社入股进来的农民。近年来,李桥乡把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有力抓手,在特色产业培育、地企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拓宽致富路子,越来越多的农民转身成了股东,依托村集体经济分红致富。
2015年3月,在李桥乡的支持下,高庙村成立了张掖市第一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突破。
有了村集体经济后,如何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群众发家致富?
2016年,李桥乡在高庙村率先试点,以合作社打头,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盘活各类资源,积极致力于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探索。合作社不仅吸收农户土地入股,还吸引农户、集体和企业各方积极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
“通过实践,目前实现了土地入股地生钱,劳力入社力生钱,住宅入股房生钱,资金入股钱生钱,能人带动群众挣钱的模式。”高庙村党总支书记宋集英介绍,现如今,高庙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农户以闲置土地、房屋、资金、劳动力入四股,集体以集体林地、土地、财政投资入三股,企业和个体户入一股的八股入社良好局面。目前,合作社共入股土地450亩,资金365万元,入股房屋20户,企业和个体户5家。
没有文化做支撑的乡村旅游是没有“魂”,走不长远的。高庙村始终坚持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底色,着力打造了“高庙记忆”民俗文化产业园。
游客可在产业园体验驴拉磨、打场、春耕秋收等农事活动,可在农耕馆参观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近现代中国北方农业农耕文化和传统习俗,了解农业活动和农民生活,还可住一住农家小院、品尝乡村美食……浓浓的“乡村味道”让游客体验别样乡土情怀,流连忘返。
高庙村的变化只是李桥乡开展农村“三变”改革的一个缩影。如今,高庙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山丹县润锦农牧专业合作社……一个个产业基地正如雨后春笋般在李桥大地涌现,农村“三变”改革已经成为激活当地农村资源要素、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引擎。
激活致富密钥
“乡村美了、游客多了,让村民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也能富起来,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山丹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宋桂秀说。
位奇镇新开村是全县的1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为了让这个贫困村依托良好的资源走上致富路,2016年位奇镇以新开村被确定为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为契机,采用“旅游+扶贫”的模式,将新开村脱贫攻坚与赐儿山景区旅游开发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
景区的开发建设给新开村的贫困户钱万奇一家的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变化。钱万奇的妻子和上高中的儿子均患有疾病,需要长期求医吃药治疗,女儿上大学,家里开销很大,是村里因病因学致贫的典型贫困户。
“景区开发后,我和妻子在景区有了稳定的工作,现在加上土地分红和各种补贴一年下来稳定收入3万余元,前不久,我们一家还搬进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生活一天天变好了,钱万奇一直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了。
另外,山丹县还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群众依托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特色旅游商品经营等项目,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地处焉支山下的大马营镇中河村也是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党支部书记曹模介绍,中和村以焉支山旅游景区为依托,以打造星级农家乐为抓手,着力在中河村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游玩、购物、住宿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产业园。目前,80%以上的村民或在景区上班,或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产业,平均每户每年依靠旅游增收2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全县发展以休闲观光、垂钓烧烤、种植采摘、农耕体验等为主的乡村农家乐93家,创建星级农家乐33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135人就业。
扩大旅游效应
“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亲水、秋季赏叶晒秋、冬季观雪看民俗”,山丹县正在向全域旅游、四季旅游进军。
2018年12月22日,冬至。一年一度的祁家店冬至民俗旅游文化节再次吸引了5万余人参与,“万人吃牛娃子饭”作为其中的一项主要活动受到广泛关注。
从2015年开始,山丹人便将这一地方习俗演绎成了一个民俗旅游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届。
如今,祁店村已将“祁店”注册为商标,开展“祁店+旅游”“祁店+农业”“祁店+美食”等多种经营活动,成效初显。
让民俗文化活起来,让美丽乡村绽放异彩,这是山丹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山丹县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作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编制完成了祁店文化旅游产业园、硖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大马营镇果子沟、高庙乡村旅游等13个乡村旅游规划,启动了长城沿线历史文化景区、赐儿山景区和东乐南滩万亩油用牡丹观光露营基地等一批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项目。
同时,不断丰富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全县8个乡镇共打造规模以上乡村旅游点22个,清泉镇祁店村被评为中国历史古村,李桥乡高庙民俗文化古城、位奇镇盛世园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大马营镇“先知庄园”、清泉镇郇庄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休闲农庄,以采摘体验为主题的体验型生态园区,以民俗文化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景点。
“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群众依托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特色旅游商品,扩大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农村人口增收渠道。”宋桂秀信心十足地说。
“可以在油坊前炸糖花子,让游客观赏或自己制作,传承我们的美食文化。”“把以前的桌椅板凳等老物件摆出来放院子里,游客可以吃饭、唠嗑,以前的感觉就又回来了……”
在山丹县李桥乡高庙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内,“股东”们纷纷就合作社的发展各抒己见。
这些股东不是别人,正是高庙村及周边村社入股进来的农民。近年来,李桥乡把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有力抓手,在特色产业培育、地企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拓宽致富路子,越来越多的农民转身成了股东,依托村集体经济分红致富。
2015年3月,在李桥乡的支持下,高庙村成立了张掖市第一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突破。
有了村集体经济后,如何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群众发家致富?
2016年,李桥乡在高庙村率先试点,以合作社打头,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盘活各类资源,积极致力于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探索。合作社不仅吸收农户土地入股,还吸引农户、集体和企业各方积极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
“通过实践,目前实现了土地入股地生钱,劳力入社力生钱,住宅入股房生钱,资金入股钱生钱,能人带动群众挣钱的模式。”高庙村党总支书记宋集英介绍,现如今,高庙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农户以闲置土地、房屋、资金、劳动力入四股,集体以集体林地、土地、财政投资入三股,企业和个体户入一股的八股入社良好局面。目前,合作社共入股土地450亩,资金365万元,入股房屋20户,企业和个体户5家。
没有文化做支撑的乡村旅游是没有“魂”,走不长远的。高庙村始终坚持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底色,着力打造了“高庙记忆”民俗文化产业园。
游客可在产业园体验驴拉磨、打场、春耕秋收等农事活动,可在农耕馆参观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近现代中国北方农业农耕文化和传统习俗,了解农业活动和农民生活,还可住一住农家小院、品尝乡村美食……浓浓的“乡村味道”让游客体验别样乡土情怀,流连忘返。
高庙村的变化只是李桥乡开展农村“三变”改革的一个缩影。如今,高庙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山丹县润锦农牧专业合作社……一个个产业基地正如雨后春笋般在李桥大地涌现,农村“三变”改革已经成为激活当地农村资源要素、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引擎。
激活致富密钥
“乡村美了、游客多了,让村民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也能富起来,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山丹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宋桂秀说。
位奇镇新开村是全县的1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为了让这个贫困村依托良好的资源走上致富路,2016年位奇镇以新开村被确定为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为契机,采用“旅游+扶贫”的模式,将新开村脱贫攻坚与赐儿山景区旅游开发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
景区的开发建设给新开村的贫困户钱万奇一家的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变化。钱万奇的妻子和上高中的儿子均患有疾病,需要长期求医吃药治疗,女儿上大学,家里开销很大,是村里因病因学致贫的典型贫困户。
“景区开发后,我和妻子在景区有了稳定的工作,现在加上土地分红和各种补贴一年下来稳定收入3万余元,前不久,我们一家还搬进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生活一天天变好了,钱万奇一直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了。
另外,山丹县还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群众依托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特色旅游商品经营等项目,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地处焉支山下的大马营镇中河村也是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党支部书记曹模介绍,中和村以焉支山旅游景区为依托,以打造星级农家乐为抓手,着力在中河村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游玩、购物、住宿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产业园。目前,80%以上的村民或在景区上班,或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产业,平均每户每年依靠旅游增收2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全县发展以休闲观光、垂钓烧烤、种植采摘、农耕体验等为主的乡村农家乐93家,创建星级农家乐33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135人就业。
扩大旅游效应
“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亲水、秋季赏叶晒秋、冬季观雪看民俗”,山丹县正在向全域旅游、四季旅游进军。
2018年12月22日,冬至。一年一度的祁家店冬至民俗旅游文化节再次吸引了5万余人参与,“万人吃牛娃子饭”作为其中的一项主要活动受到广泛关注。
从2015年开始,山丹人便将这一地方习俗演绎成了一个民俗旅游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届。
如今,祁店村已将“祁店”注册为商标,开展“祁店+旅游”“祁店+农业”“祁店+美食”等多种经营活动,成效初显。
让民俗文化活起来,让美丽乡村绽放异彩,这是山丹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山丹县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作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编制完成了祁店文化旅游产业园、硖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大马营镇果子沟、高庙乡村旅游等13个乡村旅游规划,启动了长城沿线历史文化景区、赐儿山景区和东乐南滩万亩油用牡丹观光露营基地等一批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项目。
同时,不断丰富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全县8个乡镇共打造规模以上乡村旅游点22个,清泉镇祁店村被评为中国历史古村,李桥乡高庙民俗文化古城、位奇镇盛世园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大马营镇“先知庄园”、清泉镇郇庄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休闲农庄,以采摘体验为主题的体验型生态园区,以民俗文化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景点。
“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群众依托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特色旅游商品,扩大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农村人口增收渠道。”宋桂秀信心十足地说。
兰州旅行社报价及路线 兰州旅行社报价 兰州旅行社电话 兰州旅行 兰州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