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享甘肃 陇原艺韵 The Art of Gansu
- 来源:
- 互联网
- 时间:
- 2020-09-10
- 浏览:
- 6937次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承东启西,连接亚欧两片大陆。中西文化在这里沟通交融,沉淀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色。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多民族文化相互吐纳、交融发展;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艺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成为滋养着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源泉。
本期,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邀您一起欣赏足尖上的丝绸之路和甘肃独有的传统戏曲艺术。
《丝路花雨》是以中国唐朝极盛时期为背景,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为素材,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创作出的大型民族舞剧。全剧讲述了一段在古丝绸之路上,善良淳朴的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为救助波斯商人伊努斯,所发生的亲人悲欢离合,友人生死相助、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该剧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形象地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景象。
《丝路花雨》“复活”了沉默千年的敦煌,自1979年首演以来,经两次改版,名噪海内外。40年来,这场来自古老丝路的缤纷花雨,洒落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演出2880余场,观众达450多万人次。
陇剧,原名“陇东道情”,是由流行于庆阳地区环县一带的民间皮影艺术“陇东道情”发展而成。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
陇剧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肃独有的剧种。60年来,陇剧艺术根植于陇原文化沃土,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成熟的艺术之花。
《枫洛池》讲述东汉时太师梁冀欲谋反,派兵追拿汉室宗亲清河王刘蒜时,误将邬渔翁射死。渔女邬飞霞搭救了清河王,后孤身进入梁府得鬼神相助刺杀了梁冀。全剧通过各种激烈而紧张的矛盾冲突,将贪得无厌、高尚聪慧、坦荡侠义等丰富人性自然地展现出来,成就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
《状元与乞丐》讲述的是丁家俩兄弟同日各得一子,舅爷为甥孙算命,认定文龙是乞丐命,文凤是状元命。文凤之母胡氏信天任命,对子百般溺爱,致其子文凤渐入歧途。文龙之母柳氏含辛茹苦,严以教子,促进文龙发愤攻读,终于一举成名得中状元,而“状元命”的文凤则堕落为盗。该剧以古鉴今,可谓“一出古老传统戏,牵动千万父母心”。
文化者,文而化之,亦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互学互鉴的过程。文化之光大,又莫不始于交流。正基于此,甘肃期待着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间的融通、交流与合作。
本期,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邀您一起欣赏足尖上的丝绸之路和甘肃独有的传统戏曲艺术。
《丝路花雨》是以中国唐朝极盛时期为背景,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为素材,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创作出的大型民族舞剧。全剧讲述了一段在古丝绸之路上,善良淳朴的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为救助波斯商人伊努斯,所发生的亲人悲欢离合,友人生死相助、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该剧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形象地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景象。
《丝路花雨》“复活”了沉默千年的敦煌,自1979年首演以来,经两次改版,名噪海内外。40年来,这场来自古老丝路的缤纷花雨,洒落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演出2880余场,观众达450多万人次。
陇剧,原名“陇东道情”,是由流行于庆阳地区环县一带的民间皮影艺术“陇东道情”发展而成。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
陇剧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肃独有的剧种。60年来,陇剧艺术根植于陇原文化沃土,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成熟的艺术之花。
《枫洛池》讲述东汉时太师梁冀欲谋反,派兵追拿汉室宗亲清河王刘蒜时,误将邬渔翁射死。渔女邬飞霞搭救了清河王,后孤身进入梁府得鬼神相助刺杀了梁冀。全剧通过各种激烈而紧张的矛盾冲突,将贪得无厌、高尚聪慧、坦荡侠义等丰富人性自然地展现出来,成就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
《状元与乞丐》讲述的是丁家俩兄弟同日各得一子,舅爷为甥孙算命,认定文龙是乞丐命,文凤是状元命。文凤之母胡氏信天任命,对子百般溺爱,致其子文凤渐入歧途。文龙之母柳氏含辛茹苦,严以教子,促进文龙发愤攻读,终于一举成名得中状元,而“状元命”的文凤则堕落为盗。该剧以古鉴今,可谓“一出古老传统戏,牵动千万父母心”。
文化者,文而化之,亦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互学互鉴的过程。文化之光大,又莫不始于交流。正基于此,甘肃期待着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间的融通、交流与合作。
甘肃旅游 甘肃旅游网 甘肃旅游报价 甘肃旅游线路 甘肃旅游团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