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兰州旅游集散中心 > 旅游资讯 > 甘肃旅游资讯 > 致敬“莫高窟”守护者!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续写时代华章

致敬“莫高窟”守护者!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续写时代华章

  • 来源:
  • 互联网
  • 时间:
  • 2020-10-19
  • 浏览:
  • 5987次
  今年9月22日,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在莫高窟地标性建筑九层楼前正式开机,历经20多天的紧张拍摄,10月16日,《敦煌女儿》在横店影视城杀青。10月15日下午,剧中人物原型、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特地前往剧组探班,熟悉的场景勾起了这位长在上海的“敦煌女儿”50多年前的难忘记忆。

  当天拍摄的这一幕是丈夫彭金章来敦煌探亲,看到初为人母的樊锦诗,一个人应付刚出生的大儿子,既舍不得孩子被带走,又分身无力的内心纠结。孩子的哭声在樊锦诗的回忆里,非但不是烦恼,反而是一种安心。

  “他那时已经是五六个月了,上海人叫‘蜡烛包’,还给他包着,后来他们有人跟我说,你再这么包不行,小孩大了要挣扎的,我上班就提心吊胆的,”樊锦诗向记者回忆,“怕孩子滚下来,我就在床旁边用被子垒起来,有一次下班回家,真的发现孩子就滚下来了,敦煌的五月份,天还挺凉的,孩子滚在哪里呢?最后一看,脸上都是煤渣。”

  “心里就是这么一种心情,只要听到哭声,我就很安慰,那说明孩子好着呢,没事,如果我回家,到门跟前,没有声音,那我心里就嘀咕了,这是安全的呢还是不安全呢,还是到底怎么着了。”

  这段工作和带娃的纠结,樊锦诗最终还是无奈地把孩子交给了丈夫,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莫高窟的研究保护之中。在她看来,敦煌艺术博大精深,不光是壁画,还有雕塑、建筑、人文,各个角度都可以深入,“这么重要的遗产,全世界只有一处,我们希望它保存下来,一代代传下去。”

  据介绍,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由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上海广播电视台、敦煌研究院、上海新文化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影片在舞台版《敦煌女儿》基础上改编,真实还原了樊锦诗在敦煌考古、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事业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用一颗初心,择一事而终一生,“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同时也展现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

  导演滕俊杰告诉记者,此次150多位演职人员鏖战20多天完成这部沪剧电影的拍摄,大家在沙漠,在戈壁,特别是在莫高文化的宝地,敦煌莫高窟里面,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们真正走进了两个内心,一个是敦煌人的内心,我们拍摄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对中华艺术的贡献,‘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这么一种崇高的品德,同时我们也走进了敦煌艺术的核心,展示拍摄今天的洞窟的美妙绚丽,这两个走进是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地方。”

  据了解,此前的沪剧舞台剧《敦煌女儿》历经八年打磨,上演两年来走过全国十多个城市,演出60余场,被称为新时代沪剧的创新转型之作。此次改编的同名沪剧电影由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领衔主演,钱思剑、凌月刚、吴争光、朱俭、居峰、金世杰等中青年演员共同出演,影片中大部分镜头在敦煌研究院等地实景拍摄。不同于沪剧舞台,电影加强了对敦煌研究院老院长常书鸿、段文杰等人物的描绘,全景式刻画了几代敦煌人的守望奉献。

  上海沪剧院院长,《敦煌女儿》中樊锦诗扮演者、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表示,沪剧电影的拍摄更细腻逼真,弥补了舞台上的某些局限,”比如说樊锦诗爬蜈蚣梯,一次次上去一次次出洞窟,又来喂奶,以前舞台上可能用台词、唱词来完成,现在完全可以情景再现,我们也是用这样一部电影,来向建党百年献礼,而且是一部现代剧,樊锦诗也是当代还健在的一个“共和国荣誉勋章”的获得者,所以我们觉得意义很不一样。“

  相比舞台剧,电影的拍摄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挑战大。许多舞台上无法呈现的场景在电影中得到了表达,敦煌研究院、三危山、九层楼、石窟等场景都采用实景拍摄,观众将可以跟随影片走入敦煌洞窟和樊锦诗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导演滕俊杰表示,剧组演职人员十分敬重敦煌精神,剧中有一场戏,制作了人工沙尘暴,演员张口就满嘴是沙,大家都没有怨言,认真敬业地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拍摄。”以茅善玉、钱思剑他们为代表的一批上海沪剧院的中坚力量,倾其全力付出了很多,但是我相信收获更多。“

  影片预计将于明年7月前后上映,献礼建党百年。

兰州旅行社报价及路线 兰州旅行社报价 兰州旅行社电话 兰州旅行 兰州旅行社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站小编摘写分享(致敬“莫高窟”守护者!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续写时代华章),目的在于更广泛地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描述的真实性。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与网站联系,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谢谢!

甘肃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