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甘肃黄河“风情画” 做好黄河文化“大文章”
- 来源:
- 互联网
- 时间:
- 2020-10-27
- 浏览:
- 10006次
汤汤大河,涓流万户。黄河自西向东,流过了生活的千姿百态,形成了黄河岸边万家灯火的勃勃生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文旅部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保护黄河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根本大计,全力推进黄河文化科技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以黄河为“笔”, 绘就甘肃黄河“风情画”,做好黄河文化“大文章”,促进文旅产业在服务黄河流域“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循环”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文旅产业已经成为甘肃十大生态产业的首位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甘肃先后荣登《孤独星球》“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首和《纽约时报》“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被途牛旅游网评选为2018年最佳旅游目的地。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精神,先后召开了2020年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三次会议、甘肃省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和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了以水生态和水战略为核心的甘肃“黄河战略”,力争经过5—10年的建设,将黄河甘肃段建成国家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试验区、陇东国家梯田改造升级示范区、黄河国家公园主要试验区、国家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生态保护试验区、国家沿黄高效农业经济带试验区、黄河流域数字城市规划建设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现代工业融合发展试验区。
“定了就办,马上就办”,“锻造文旅铁军,创建模范部门”已成为甘肃文旅人的工作“标签”。甘肃省文旅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作为,及时成立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方案》《甘肃省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任务分解表》《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任务细化落实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职责,细化了任务,确定了专班,加快编制《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和《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推进兰州黄河三百里风情线、黄河石林、“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并遴选13个项目上报文旅部推荐列入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黄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蕴含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在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黄河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甘肃理应担当起黄河‘上游’文化保护传承责任。”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长陈卫中如是说。
近年来,甘肃省文旅系统着力加强全省黄河流域考古发掘综合研究,系统梳理黄河文化孕育、演进和发展历程。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强对全省黄河文化遗产进行考古调查,及时启动了全省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开展马家窑遗址、大地湾遗址等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推进炳灵寺石窟抢险加固、临洮战国秦长城西起首核心展示园等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炳灵寺石窟大寺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列入国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项目库。加快建设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指导黄河流域地区公共文化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建成了659个乡镇数字文化驿站、744个村级数字文化服务点,“乡村飞阅”计划覆盖228个乡镇,104个图书馆均配备了数字文化云屏服务设备。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黄河文化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建成“1+11”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体系,黄河文化数字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累计完成23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建成了数字展示中心,将洞窟里的不可移动文物转化为数字化成果在线上展示,点击量超过1000万人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黄河川流不息千万年,流淌着中华文明永续不绝的血脉,绵延相传的人间烟火,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甘肃省文旅厅把黄河流域旅游产品和线路作为全省文化旅游宣传推介重点,统筹整合宣传资源,大力开展宣传推介,讲好“黄河故事”,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甘肃乐章。
——开展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宣传推广。先后制作投放《甘肃旅游手绘图》《如意甘肃自驾游手册》等系列宣传品,积极推出“玛曲—碌曲—夏河—永靖—兰州”“兰州—白银—景泰—银川”等黄河旅游主题精品线路,“千里风情·黄河水韵”主题旅游线入选“疫去春来·江山多娇”全国百条精品旅游线路。“交响丝路非遗之旅”和“涛涛黄河非遗之旅”2条线路入选全国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名单,是全国唯一入选2条线路的省份。
——打响黄河旅游主题形象品牌。充分发挥甘肃沿黄四市(州)旅游推广联盟功能,以“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整体形象为统领,推出《甘肃省沿黄四市(州)旅游发展联盟宣传片》,大力宣传推介兰州黄河风情线、景泰黄河石林、永靖黄河三峡、定西渭河源等特色旅游产品,打响“黄河之滨也很美”“天下黄河第一弯”“华夏文明渭河源”等黄河旅游主题品牌。
——打造黄河文化主题演艺精品。自今年7月初起,甘肃省文旅厅组织开展了“春绿陇原·黄河之滨”惠民演出200余场次。话剧《天下第一桥》、情景歌舞剧《黄河之上·多彩白银》推荐入选文旅部晋京演出剧目,配合文旅部完成反映甘肃黄河文化和生态建设主题美术创作,创排反映黄河文化的精品剧目和大型综艺节目,提升甘肃黄河文化的品牌影响力。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精神,先后召开了2020年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三次会议、甘肃省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和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了以水生态和水战略为核心的甘肃“黄河战略”,力争经过5—10年的建设,将黄河甘肃段建成国家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试验区、陇东国家梯田改造升级示范区、黄河国家公园主要试验区、国家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生态保护试验区、国家沿黄高效农业经济带试验区、黄河流域数字城市规划建设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现代工业融合发展试验区。
“定了就办,马上就办”,“锻造文旅铁军,创建模范部门”已成为甘肃文旅人的工作“标签”。甘肃省文旅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作为,及时成立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方案》《甘肃省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任务分解表》《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任务细化落实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职责,细化了任务,确定了专班,加快编制《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和《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推进兰州黄河三百里风情线、黄河石林、“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并遴选13个项目上报文旅部推荐列入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黄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蕴含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在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黄河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甘肃理应担当起黄河‘上游’文化保护传承责任。”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长陈卫中如是说。
近年来,甘肃省文旅系统着力加强全省黄河流域考古发掘综合研究,系统梳理黄河文化孕育、演进和发展历程。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强对全省黄河文化遗产进行考古调查,及时启动了全省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开展马家窑遗址、大地湾遗址等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推进炳灵寺石窟抢险加固、临洮战国秦长城西起首核心展示园等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炳灵寺石窟大寺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列入国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项目库。加快建设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指导黄河流域地区公共文化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建成了659个乡镇数字文化驿站、744个村级数字文化服务点,“乡村飞阅”计划覆盖228个乡镇,104个图书馆均配备了数字文化云屏服务设备。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黄河文化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建成“1+11”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体系,黄河文化数字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累计完成23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建成了数字展示中心,将洞窟里的不可移动文物转化为数字化成果在线上展示,点击量超过1000万人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黄河川流不息千万年,流淌着中华文明永续不绝的血脉,绵延相传的人间烟火,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甘肃省文旅厅把黄河流域旅游产品和线路作为全省文化旅游宣传推介重点,统筹整合宣传资源,大力开展宣传推介,讲好“黄河故事”,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甘肃乐章。
——开展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宣传推广。先后制作投放《甘肃旅游手绘图》《如意甘肃自驾游手册》等系列宣传品,积极推出“玛曲—碌曲—夏河—永靖—兰州”“兰州—白银—景泰—银川”等黄河旅游主题精品线路,“千里风情·黄河水韵”主题旅游线入选“疫去春来·江山多娇”全国百条精品旅游线路。“交响丝路非遗之旅”和“涛涛黄河非遗之旅”2条线路入选全国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名单,是全国唯一入选2条线路的省份。
——打响黄河旅游主题形象品牌。充分发挥甘肃沿黄四市(州)旅游推广联盟功能,以“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整体形象为统领,推出《甘肃省沿黄四市(州)旅游发展联盟宣传片》,大力宣传推介兰州黄河风情线、景泰黄河石林、永靖黄河三峡、定西渭河源等特色旅游产品,打响“黄河之滨也很美”“天下黄河第一弯”“华夏文明渭河源”等黄河旅游主题品牌。
——打造黄河文化主题演艺精品。自今年7月初起,甘肃省文旅厅组织开展了“春绿陇原·黄河之滨”惠民演出200余场次。话剧《天下第一桥》、情景歌舞剧《黄河之上·多彩白银》推荐入选文旅部晋京演出剧目,配合文旅部完成反映甘肃黄河文化和生态建设主题美术创作,创排反映黄河文化的精品剧目和大型综艺节目,提升甘肃黄河文化的品牌影响力。
兰州周边游 兰州周边游玩 兰州周边旅游